橋梁工程施工案例-橋梁基礎工程(2)
1、施工前準備工作
(1)施工前修建必要的臨時道路滿足施工的要求。
(2)人工挖槽探測地下各種障礙物。
(3)清除鉆孔樁范圍內雜物,平整、壓實施工范圍內的施工場地,以防鉆機發生不均勻沉降。
(4)進行機械、材料、人員的組織和方案、操作工藝的技術準備和技術交底工作。
(5)泥漿池的設置和泥漿的處理:由于工程特點及所處的地理環境,全部采用活動泥漿池,用5mm厚鋼板制成,其規格為5m*2.5m*2.5m。施工過程中的棄漿全部用泥漿車運至允許的棄放地。
(6)根據施工經驗,在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試成樁,數量為一根,主要了解實際地質情況與地質勘測報告是否相符,并對所選用的設備機具、施工工藝以及技術要求是否適宜。我們對試成孔進行孔徑、垂直度、孔深、沉淤測定,然后在正式施工工程樁之前將各項技術參數調整到狀態。
2、施工工藝:
(1)測量放線
(2)護筒的制作和埋設
(3)鉆進成孔
(4)泥漿護壁
(5)一次清孔
(6)成孔質量檢查
(7)鋼筋籠制作和安裝
(8)注漿管的制作安裝
(9)導管安裝
(10)第二次清孔
(11)灌注水下混凝土
(12)樁機移位
(13)壓力復合注漿
(14)樁頭處理及樁身質量檢查
3、橋梁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①鉆孔時要注重鉆機的各項鉆進技術參數要求,適當根據地層具體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②下鉆時應注意先將鉆頭垂直吊穩后,再導正下入孔內,孔位和鉆機的穩定性、鉆桿的垂直度確定準確后,并且護筒內有一定數量的泥漿方可鉆進,每臺鉆機配備兩套泥漿泵輪換使用,經常檢查排漿系統,加速泥漿循環進入孔內后,先緩慢鉆進。
③鉆進中,當發現塌孔、偏孔、斜孔時,應及時處理。發現縮頸時,應經常提動鉆具,維護孔壁,以防埋鉆。
④整個成孔過程中,應注意始終保持孔內液面比地下水位高1.5~2.0m,保持孔壁穩定。
⑤起落鉆頭均勻,避免撞擊孔壁;接卸鉆桿時采取可靠措施,嚴防鉆頭脫落;鉆桿拆除后,進行檢查清理,涂油保養。
⑥水下混凝土的澆筑應連續不間斷進行,以免出現夾層事故,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和提升導管的時機,避免因導管提升過快導致樁身混凝土接觸水面而出現夾層,同時也應避免導管提升過慢導致導管在混凝土中埋管過深,難以取出甚至拔斷的現象。
⑦注漿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和相應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