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施工測量(1)
一、測量機構的設置
項目部設測量隊,屬工程部管理,隊長由具有類似工程測量施工經驗的測量工程師擔任,共配測量工程師二名,測量技術人員三名,施工隊設測量組由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測量技術人員擔任。
項目部測量隊負責工程范圍的控制樁復測,橋梁、道路控制網的測設,橋梁樁基、墩柱基礎、建筑物的施工放樣,以及對橋梁、道路、排水等施工隊測量放樣進行復核和各項測量工作的協調。
二、測量儀器的配備
工程中配備全站儀2臺,J2經緯儀2臺,普通水準儀3臺。
三、施工測量控制:
施工測量控制采用建立導線、水準控制網的方法進行。
根據設計院所提供的導線控制點和水準控制點,進行線路控制樁的復測,復測成果經現場監理認可后,按照施工需要加密導線控制點和水準點建立施工導線控制網和水準控制網。
所有加密控制控制點設置在施工作業范圍以外位置高,視線良好的位置,每個控制點保證三個點以上的通視,控制點的數量根據現場施工需要定,位置選定后,用全站儀經過實測和導線閉合差計算確定各控制樁點坐標,編制成果表報監理復核。以此作為全線軸線測量控制的基點。
加密的水準點,橋梁部分全部設在橋位附近。
控制網要定期進行復核,如發現控制點被破壞或移動,要及時恢復,控制網的布置和復核均采用全站儀和S1級水準儀。
四、橋梁工程施工測量放線的方法:
1、下部結構的測量:
本工程的樁基、承臺、墩柱、立柱均利用導線網測定,為了確保下部結構的測量精度,測量時直接從控制點測設至墩位,測設時應力爭不設轉點,以避免轉點造成的誤差。
樁基復核:根據施工圖紙,從控制點直接用全站儀測設每根樁基的中心位置。
承臺放樣: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出承臺縱橫軸線坐標,每軸線3至4點,測量時從控制點直接設置承臺縱橫軸線。測完后用經緯儀設置保護樁,保護樁用混凝土澆筑加以保護。
墩柱放樣:根據承臺軸線樁測設墩柱縱橫軸線。如發現承臺軸線樁被破壞或位移跡象,從控制點直測軸線,立柱縱橫軸線用紅三角標注在已澆筑完畢的承臺上。
2、上部結構箱梁施工的測量
確保施工過程中軸線和標高的準確性是施工箱梁測量的重點。梁的軸線仍采用坐標控制,根據施工圖,首先測設橋縱軸線和橋墩橫軸線,然后按照縱橫軸線劃出梁位,并用鋼尺復核跨徑,做到心中有底,如跨徑有問題,應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匯報。
3、橋梁附屬工程的測設
采用導線網法和常規測設方法相結合的手段來測設。
4、標高測設
(1)、按照施工規范加密引測臨時水準點,定期復測。
(2)、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和測設標高。
(3)、箱梁、橋面鋪裝、標高測設按照縱斷面圖、橫斷面圖來進行放樣工作,充分考慮坡道線型(直線、豎曲線)、橫坡等因素來選擇標高的位置和密度,同時根據結構工程的工藝特點以方便施工,進行布點測量。
五、測量管理工作
施工現場必須堅持數據對算,施測點位必須復測。項目部放樣點位必須上報監理工程師,經監理測量工程師復核合格可投入使用。平面控制網每月復測一次,進行坐標平差。高程控制點每20天進行一次。